黄鳝的繁殖有哪些特性?

黄鳝的繁殖有哪些特性?
1.黄鳝的生活史
黄鳝不像多数脊椎动物那样终生属于一个性别,其前半生为雌性,后半生为雄性。
2。黄鳝的性逆转
黄鳝雌雄异体,但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生命开始到第一次性成熟均为雌性,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进入雌雄问体阶段,其卵巢逐渐过渡为精巢后终生雄性,这种由雌到雄的转变叫性逆转现象。在达到性成熟的黄鳝群体中,较小的个体是雌性,较大的个体主要是雄性。雌雄间体的性腺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生理变化过程中,由有功能的雌性转变为有功能的雄性。黄鳝的幼体性腺逐步从原始生殖母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黄鳝从幼体进入成体,性腺发育成典型的具有卵母细胞和卵细胞的卵巢,以后又逐渐发育变成成熟卵,这就决定第一次进入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都是雌鳝。雌鳝产卵后,可以明显地发现性腺中的卵巢部分开始退化,起源于细胞索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步分枝和增大,即性腺向着雄性方向发展,这一阶段的黄鳝即处于雌雄间体状态。这以后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分发育,并产生发育良好的精源细胞,直到形成成熟的精子,这时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典型的雄性。
据组织切片观察,仔鳝出膜3天,体长1.35厘米时,1对生殖原基即开始出现,随后逐渐增大伸展。出膜后30日龄的稚鳝,平均体长5-6厘米时,生殖腺外膜合并形成纵隔,已有卵母细胞出现。幼鳝60日龄、体长7厘米左右时,合并的生殖腺变细,横切面似三角形,纵隔完全消失,卵母细胞为不规则形。幼鳝120日龄、平均体长13.5厘米时,生殖性为单一体,位于体腔左侧,右侧生殖腺已不存在,生殖腺外观为乳白色,卵母细胞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5-60微米。黄鳝越冬后,平均体长20厘米时,即从幼体进入成体,生殖腺中的卵母细胞逐渐发育成熟的卵,进人性成熟时期,称为雌性阶段。雌鳝产卵后性腺中卵母细胞部分开始退化,起源于细胞原基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渐分枝、增大,性腺向雄性方向发展。这一阶段处于雌雄间体状态(其前半段为偏雌性阶段,后半段为偏雄性阶段)。雌雄间体的性腺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生理变化过程中,有功能的雌性转变为有功能的雄性。其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分发育,并产生发育良好的精源细胞,直到形成成熟的精子,这时候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典型的雄性了。
3.雌雄鳝的鉴别
如前述,55厘米以上的黄鳝基本上为雄性;22厘米以下的黄鳝全为雌性。除了根据体长来鉴定黄鳝的性别外,还可依据其他特征,进行雌雄鉴别。一般雌性黄鳝个体温顺。其头部细小不隆起,体背青褐色,无色斑,或微显3 条平行褐色素斑。体侧颜色向腹部逐渐变浅,褐色斑点色素细密且分布均匀,腹部浅黄色或淡青色。雌性腹壁较薄;在繁殖季节,手握雌鳝,可看到肛门前端膨胀,稍显透明,现出腹腔内一条长7-10厘米的橘红色或黄色的卵巢。同时,可显现卵巢前端紫色脾脏,这是鉴别雌性黄鳝的主要特征。雄性黄鳝则喜蹦跳,且挣扎有力。其头部稍大而隆起,体背部一般由褐色斑点组成3 条平行带,体两侧沿中线分别有一行色素带,其余色素斑点均匀分布如豹皮状。其腹部老黄色,较大个体呈橘红色。其腹壁较厚,不透明。手握雄鳝,腹向上,膨胀不明显,不显现腹腔内任何组织。
4.繁殖年龄、繁殖季节及环境条件
黄鳝1龄性成熟,一般在长江流域,黄鳝的生殖季节是5-9月,繁殖盛期为6-7月;在珠江水域,其生殖季节为4-7月,繁殖盛期是5-6月;在黄河以北的水域,其生殖季节为6-9月,繁殖盛期是7-8月。但随气温的高低变化而提前或推迟。黄鳝每年一般繁殖一次,也有产2次的(第一次产卵后约2个月后产第二次卵)。其产卵周期比较长。产卵之前,亲鳝先钻洞,称为繁殖洞。繁殖洞与居住洞的区别是,繁殖洞一般在堤埂边,洞口大多开在堤埂边的隐蔽处,洞口下部约2/3 浸没于水中。繁殖洞分前洞和后洞,前洞用来产卵,后洞较细长,进洞口约10厘米处较为宽阔,洞的上下距离约5厘米,左右距离约10厘米。
5.自然性比与配偶构成
根据周碧云等在上海采集的344尾黄鳝标本解剖发现,性比与年龄和季节有密切关系。黄鳝的雌雄之比:1龄为7.33:1;2龄为3:1;3龄为0.88:1;4龄为0.34:1;5~6龄大多为雄性,雌性只占总数的200-30%。四川省资料显示,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季节(7月之前)雌性多于雄性,其中2月雌鳝占91.3%。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性逆转,到 8月雌性就只有38.3%左右了。到 9-12月幼鳝长大成熟时,雌雄鳝约各占一半。由于秋冬季的捕捞,捕大留小,所以开春后仍是雌鳝占多数。自然界中的黄鳝繁殖,多数属于子代与亲代的配对,也存在与前代雄鳝配对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没有雄鳝存在时,同批雌鳝中就会有少部分提前性逆转,产生部分雄性与同批雌鳝繁殖后代。这也是黄鳝不同于其他鱼类的特点之一。
6.性腺发育与生殖周期
(1)卵巢的发育分期
i 期:卵巢为白色,透明,细长。肉眼看不见卵粒。在解剖镜下可见透明细小卵母细胞,核大,胞质少,卵径0.08-0.12毫米。体长6-8厘米的黄鳝为该期卵巢。其卵巢内充满了细小而透明的卵母细胞。
ⅱ期:此期的卵巢比i期稍粗,仍为白色、透明。肉眼仍看不见卵粒。在解剖镜下可见卵巢内充满透明细小的卵母细胞,卵径为0.13-0.17毫米,体长15厘米以下的黄鳝卵巢多为ⅱ期。
ⅲ期:卵巢变为淡黄色。肉眼可见到卵巢内有许多细小的卵粒。解剖镜下可清晰地见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卵母细胞中充满卵黄颗粒,卵径为0.15-2.2毫米。同时,卵巢内还存在少数 i、ⅱ期的卵母细胞。一般处在ⅲ期性腺的幼鳝全长为15- 26厘米。
ⅳ期:卵巢明显粗大、卵粒即卵母细胞也明显增大。其颜色由淡黄转为橘黄色,解剖镜下观察能看到卵母细胞中充满卵黄颗粒,核已逐渐边移。卵径2.2-3.4毫米,此时的黄鳝全长为10-30厘米,有极少数可达40厘米以上。发育到ⅳ期末的卵巢长占黄鳝体长的44.6%-59.2%,平均为53.2%。
v期:卵巢粗大,其中充满了橘黄色圆形卵粒,卵径3.3-3.7毫米。卵母细胞内充满了排列致密的卵黄球,细胞核边移到卵的一端,卵粒在卵巢内已成游离状,此时卵已成熟。
ⅵ期:成熟卵已排出,卵巢内尚有未成熟的卵粒,卵母细胞开始退化,卵黄颗粒胶液化,卵膜上产生皱褶、断裂,与滤泡区脱离,滤泡膜增厚。
(2)精巢的发育分期
i 期:精巢呈透明细线状,肉眼不能分辨雌雄,组织切片观察性腺有一对曲折的生殖褶,其中有一些精原细胞。由于黄鳝性逆转是由雌性变性而来,精原细胞一般在卵巢的生殖褶内形成。
ⅱ期:组织切片观察,生殖褶内精原细胞增多并成团,形成精小叶,精小叶无腔,结缔组织明显,出现初级精母细胞,
ⅲ期:精小叶增多增大,向生殖褶内填充,有小叶腔形成,但不明显,精小叶内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为主,外观精巢已变粗。
ⅳ期:组织切片观察,精小叶充满了整个生殖褶,生殖褶渐增大,精小叶内分别有由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形成的精小囊,囊内的细胞群处在同一发育阶段,小叶内仍有部分精原细胞。外观精巢较粗,呈乳白色。
v期:组织切片观察,各精小叶的空腔扩大,充满成熟的精子,小叶壁主要由精子细胞及向精子变态的各阶段成分组成。肉眼可见精巢呈乳白色,轻压腹部,精子从生殖孔流出,此时精子已成熟。
ⅵ期:精巢中大部分精子已排出,小叶腔中残留少量精子,小叶腔壁中有少数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外观精巢呈透明带状,松散,含有少量精子。
(3)生殖周期
黄鳝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乃至产出等,都有严格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是黄鳝在其种群发展过程中所固定下来的一种适应性。黄鳝的性周期一般1 年就达到性成熟,第一次性成熟个体绝大多数为雌性。产卵之后,大部分即性逆转,第二年变为雄性个体,此后终生为雄性。
7.怀卵量和成熟系数
(一)怀卵量
黄鳝的怀卵量一般为300-800粒,最多1 000粒左右,最少200粒左右,卵呈橙黄色或浅黄色,无黏性,卵膜透明,内有油球。黄鳝的怀卵量与其年龄、体长、体重及产地密切相关。例如,黄鳝个体体重对比分析,每克体重怀卵量为5-20粒,平均每克体重10.3粒。其体长2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180-250粒;体长3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220-300粒;体长4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350-500粒;体长50厘米,每尾怀卵量为550-1 000粒;体长60厘米,怀卵量为1 000-1 500粒。
(2)成熟系数
黄鳝的生殖腺不对称,一般是左侧发达,腹壁,可以见到卵巢轮廓。黄鳝的成熟系数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卵巢的各个发育阶段大致情况如下: 1-3月,卵巢发育到 i-ⅲ期;约4月下旬,发育到 ⅲ—ⅳ期,成熟明显加快;5月中旬到 7月底卵巢由 ⅳ期转人v期,卵巢的重量迅速增加,6月达到最高峰。产卵后至12月,成熟系数明显下降。雌鳝成熟系数变化范围为0.01-0.29,雄鳝成熟系数为0.000 4-0.002 75。
8.自然产卵
[吉山花瑶头条号]产卵之前,雌雄亲鳝吐泡沫筑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巢上或洞顶掉下的草根上,雄鳝在卵上排精,卵在泡沫上孵化发育,这样,可大大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其原因,一是泡沫能保护受精卵,使之不易被敌害发现;二是因精子在水中的寿命不如泡沫巢中寿命长,因而可提高受精率;三是使受精卵浮于水面,而水面含氧高,且能从空气中得到氧,水温也高,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受精后的卵一般呈黄色或橘黄色,半透明,吸水后卵径一般为2-4毫米。
黄鳝亲鱼特别是雄鳝有护卵的习性。在天然水域中,雄鳝在泡沫巢上排精后,一般要守护到仔鳝出膜并等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这时即使雄鳝受到惊吓也不远离。对于别的鱼或动物来犯,它会奋起抵抗。雌鳝一般产卵过后就会离开繁殖洞,个别的也会参与护卵、护仔。
9.孵化
黄鳝的卵从受精到孵出仔鳝,如果水温处于28-38℃,需时5-7天,水温25℃左右需9~11天。最适孵化温度为21-28℃。在自然环境下,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为95%-100%。
黄鳝的胚胎发育具有与一般鱼类(尤其是鲤科鱼类)不同的特点:①卵径大,卵黄多,胚胎发育时间长,一般需5-11天。出膜时个体大,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实验表明,在室内玻璃缸内,仔鳝不喂食也能活2个月。②同一尾黄鳝产的同一批卵,在相同的条件下孵化,仔鳝出膜的时间不一致,先后相差有48小时左右。③神经板出现在原肠早期动物极细胞,下包至卵的1/3~1/2,这与鲤科鱼类明显不同,而与鳟鱼类似。④胸鳍在胚胎期形成不断扇动,出膜后逐渐退化消失。黄鳝的系统演化过程说明,其祖先是有胸鳍的,只是由于长期为适应穴居生活,胸鳍才逐渐退化消失而已。⑤出膜时的仔鳝体长随卵径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2-2厘米。江苏省兴化杨朱森等观察,刚出膜的仔鳝全长1.5厘米,壁体透明,腹部有袋形的卵黄囊,心脏跳动急速,体弯曲呈弧形,平躺在水底。出膜60小时,长2.3厘米,卵黄囊侧面观如一条线,头部有一对胸鳍。出膜216小时,长2.9厘米,卵黄囊完全消失,游泳活泼。

伊斯曼品牌力量雄厚 投资轻简回报高
神龟馅饼加盟费多少钱
加盟五粮液金乔禧让你轻轻松松当老板
酒瓶上打印logo机器厂家卖多少钱一台
四川资阳 煤矿用混凝土输送泵 发货速度快 结构简单
黄鳝的繁殖有哪些特性?
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打井公司 打井价格 打井报价
青岛纸托盘厂家介绍纸托盘的制作流程
袁大头,孙小头值多少钱,在那里私下交易
浅谈六月小龙虾养殖虾塘管理及注意事项
白萝卜切丝机 新式香蕉切片机 竹笋切丁机
河北亚克力切割机经销商 满足您的需求
实木复合烤漆门代理-轩家门业顾客至上-实木复合烤漆门
批发直销车间工具架,工具架挂钩,U型挂钩,长挂钩
极米和坚果投影哪个好最新优缺点感受,不看后悔
2019熟食市场怎么样 加盟卤三国有前景吗
S型路沿石、万鹏石材
化粪池清掏车不锈钢吸粪车
轿车内饰件塑料模具外饰件塑料模具公司
供应PP编织袋子 编织袋 手提编织袋